国内精品久久国产_精品久久国产精品_国产成人精彩在线视频_中文无码日韩欧av影视

聯(lián)系我們

郵政編碼:730030
協(xié)會地址:蘭州市城關區(qū)通渭路1號
房地產(chǎn)大廈18層1826室。
(查看地圖)
聯(lián)系電話:0931-2188066
     0931-8481839
傳真號碼:0931-2188066
電子郵箱:1733250867@qq.com
通訊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qū)通渭路1號房地產(chǎn)大廈1826室。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法定節(jié)假日除外)
上午:09:00-12:00
下午:13:00-17:00
(周五下午內(nèi)部學習)

掃一掃“關注我們”

藥學知識

首頁>藥學知識

補虛非處方中成藥的合理使用

2017-01-20 發(fā)布

課程30

補虛非處方中成藥的合理使用

一般認為補養(yǎng)終究是對人體有益的事情。這種習慣延伸到中藥使用上,總認為補虛的藥物不論有無需要,使用一些都無大礙。因此,補虛非處方中成藥是非常容易被濫用的一類中藥??陀^的講,作為中藥,雖為補虛之品,仍屬于具有“偏性”的治療物質(zhì)。沒有超出“是藥三分毒”這一通俗認識。因此,補虛非處方中成藥的使用,需要醫(yī)生、藥師以及患者認真對待。本文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補虛非處方中成藥的合理應用。
一、虛證及其辨識
虛證,是指人體正氣不足,臟腑功能衰退所表現(xiàn)的證候。多由于體質(zhì)虛弱,后天失調(diào),或久病、重病之后,以及七情、勞倦內(nèi)傷等導致人體氣血陰陽虛損而形成。虛證雖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等四個基本證候類型,但虛證涉及心、肺、脾、胃、肝、腎等多個臟腑,同一虛證,在不同個體,又會有有別于他人的突出表現(xiàn)。因此虛證的準確認識,是正確使用補虛非處方中成藥的前提條件。虛證辨證首先應從證候入手。
(一)從證候類型及辨證要點認識虛證。
認識虛證,首先認識虛證的基本類型和癥狀特點,建立虛證辨證的基本知識結(jié)構(gòu)。明確證候類型以及各證侯類型的臨床表現(xiàn)特征,可以在辨別虛證時起到提綱挈領的效果。
1、氣虛證
氣虛證以元氣不足,臟腑功能減退為病理特點。以少氣懶言,神疲乏力,呼吸氣短,語聲低微,自汗,活動時諸癥加劇,舌淡,脈弱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氣虛證大多與臟腑病變的證候互見,在臨床上還需結(jié)合臟腑辨證,分辨心氣虛、肺氣虛、脾氣虛和腎氣虛等不同證候。
(1)心氣虛證  是指心氣不足,心臟及全身功能活動減退所表現(xiàn)出的虛弱證候。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心悸,胸悶氣短,體倦乏力,自汗,活動或勞累后諸癥加重,脈虛。辨證要點是氣虛伴心悸、失眠、多夢等心主神明功能減退。
(2)肺氣虛證  是指肺氣虛弱,呼吸無力,衛(wèi)外不固所導致的證候。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氣短而喘,動則益甚,語聲低微,倦怠無力,或自汗,惡風,易于感冒,脈弱。辨證要點是氣虛伴氣短、氣喘、聲低、自汗等肺主氣功能減退。
(3)脾氣虛證  是指脾氣不足,運化失職所表現(xiàn)的證候。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食少,食后脘脹,大便溏薄,肢體倦怠,形瘦神疲,面色萎黃,脈緩弱。辨證要點是氣虛伴食少、便溏等脾主運化功能減退。若脾氣虛伴有脘腹墜脹,久瀉不止,內(nèi)臟脫垂、頭暈目眩等升清功能減退者,稱為脾虛氣陷證。若脾氣虛伴有慢性出血,尤以下部出血多見者,稱為脾不統(tǒng)血證。
(4)腎不納氣證  是指久病咳喘,肺虛及腎,氣失攝納所致的證候。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氣不得續(xù),動則喘甚,神疲乏力,聲低,自汗,腰膝酸軟,脈沉細無力。辨證要點是氣虛伴有呼多吸少,動則氣喘、聲低、自汗,腰膝酸軟等肺腎兩臟功能減退。
2、血虛證
血虛證是以血液虧少、不能濡養(yǎng)臟腑、經(jīng)絡組織為其病理特點。以面色淡白或萎黃,唇爪甲色淡,頭暈目花,心悸不寐,手足發(fā)麻,婦女月經(jīng)量少、色淡、衍期或閉經(jīng),舌淡,脈細為臨床特征。血虛證隨所表現(xiàn)臟腑部位而有心血虛、肝血虛、心脾氣血兩虛等多種類型。
(1)心血虛證  是指血虛而心失所養(yǎng)表現(xiàn)出的證候。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心悸,失眠,多夢,健忘,面色淡白或萎黃,唇、舌色淡,脈細。辨證要點是血虛伴心悸、失眠、多夢等心主神明功能減退。
(2)肝血虛證  是指血虛而肝失所養(yǎng)表現(xiàn)出的證候。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頭暈眼花,兩目干澀,視物模糊,或夜盲,或肢體麻木,筋脈拘攣;婦女常見月經(jīng)量少、色淡,甚至閉經(jīng),面白無華,唇爪色淡,舌淡,脈細。辨證要點是血虛伴視力、肢體、月經(jīng)等與肝血相關的機能減退。
(3)心脾氣血兩虛證是  指心血虧虛,脾氣虛弱所表現(xiàn)的證候。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心悸怔忡,失眠多夢,食欲不振,腹脹便溏,氣短懶言,面色淡白或萎黃,脈細弱。辨證要點是氣虛、血虛并見,脾主運化、心主神明功能減退并見。
3、陰虛證
陰虛證是以機體陰液虧損為病理特點。臨床常見顴紅消瘦,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口干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陰虛證隨其發(fā)生的臟腑部位而有心陰虛、肺陰虛、胃陰虛、肝陰虛、腎陰虛等多種證型。
(1)心陰虛證  是指心陰虧虛,心失所養(yǎng),虛熱內(nèi)擾所表現(xiàn)出的證候。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心悸怔忡,失眠多夢,頭暈健忘,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辨證要點是陰虛伴心悸、失眠、多夢等心主神明功能減退。
(2)肺陰虛證  是指肺陰不足,清肅失職,虛熱內(nèi)擾所表現(xiàn)出的證候。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干咳無痰,或痰少而黏,或痰中帶血,口干咽燥,或聲音嘶啞,形體消瘦,潮熱盜汗,舌紅少津,脈細數(shù)。辨證要點是陰虛伴有干咳、或咳嗽痰少而黏。
(3)胃陰虛證  是指胃陰不足,胃失濡養(yǎng),升降失常所表現(xiàn)的證候。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胃脘灼熱隱痛,口干舌燥,饑不欲食;或嘈雜痞脹,或惡心呃逆,大便干結(jié),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辨證要點是陰虛伴有饑不欲食、脘脹或隱痛、惡心噯氣等胃受納功能減退。
(4)肝陰虛證  是指肝陰不足,虛熱內(nèi)擾,甚或水不涵木,陽亢上擾所表現(xiàn)的證候。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頭暈耳鳴,兩目干澀,視物模糊,脅肋隱痛,煩躁失眠,口干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辨證要點是陰虛伴有目澀、視力減退、情志不暢等肝主疏泄功能的異常。若肝陰虛伴有頭脹痛,頭重腳輕,眩暈耳鳴等陰不制陽的表現(xiàn)者,稱為肝陽上亢證。
(5)腎陰虛證  是指腎陰虧虛,滋養(yǎng)不足,虛熱內(nèi)擾所表現(xiàn)出的證候。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眩暈,耳鳴或耳聾,發(fā)脫齒搖,腰膝酸軟,男子遺精,女子經(jīng)閉,不孕;或見崩漏,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辨證要點是陰虛伴頭發(fā)、筋骨、牙齒、生殖、月經(jīng)等方面的異常。
(6)大腸液虧證  是指大腸津液不足,傳導不利所表現(xiàn)的證候。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大便干燥秘結(jié),難于解出,口干,咽干,舌紅少津。辨證要點是陰虛伴大便干結(jié)。
4、陽虛證
陽虛證是以人體陽氣虛衰,機體功能減退為病理特點。臨床常見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口淡不渴,或小便清長,大便溏??;或尿少浮腫;舌質(zhì)淡胖,脈沉遲無力等。陰虛證隨其發(fā)生的臟腑部位而有心陽虛、脾陽虛、腎陽虛等多種證型。
(1)心陽虛證  是指心陽不足,虛寒內(nèi)生所表現(xiàn)出的證候。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心悸怔忡,胸悶或痛,畏寒肢冷,舌淡胖或紫暗,苔白滑,脈結(jié)代。辨證要點是陽虛伴心悸、失眠、多夢、胸痛、舌紫等心主神明、主血脈功能減退。
(2)脾陽虛證  是指脾陽不足,寒從中生所表現(xiàn)出的證候。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食少,脘腹冷痛,喜溫喜按,畏寒肢冷,大便稀溏;或下肢水腫,或婦女白帶清稀量多,舌質(zhì)淡胖,脈沉遲無力。辨證要點是陽虛伴有食少、大便溏薄、水濕內(nèi)盛等脾主運化功能減退。
(3)腎陽虛證  是指腎陽虛衰,功能減退,陰寒內(nèi)生所表現(xiàn)的證候。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畏寒肢冷,下肢為甚,腰膝酸軟,面白或黧黑,陽痿,不孕,小便清長,夜尿頻多;或浮腫尿少,或五更泄瀉,舌質(zhì)淡胖,脈沉弱。辨證要點是陽虛伴生殖、水液代謝等方面的異常。
(二)以主癥為線索認識虛證
所謂主癥,一般是指疾病中最主要、最為所苦、最亟需解決的臨床癥狀。如疲倦、便溏、虛汗、夜尿多、頭暈眼花、心悸等都可能成為患者的主癥。在機體發(fā)生疾患時,患者最感亟需解決的可能是上述的一、兩個癥狀。但是實際上,任何疾病都不是孤立發(fā)生的。往往會同時伴有這樣或那樣不為患者所重視的其他與有關的信息,如癥狀發(fā)生的原因、時間、性質(zhì)、伴有的其他種種不適等。當患者為上述某一癥狀所苦,而求助于藥物時,我們需要對主癥的性質(zhì)虛實做出判斷。因此,就要圍繞主癥進行詢問,廣泛收集與疾病有關的其他信息(包括主癥發(fā)生的原因、部位、時間,伴有癥狀、舌,脈等),然后按照上述虛證類型,進行對號入座,從而確定是否為虛證、為何種類型的虛證,是單一類型虛證,還是多種虛證兼見的情況。當對虛證認識清楚以后,已經(jīng)具備安全、有效使用非處方補虛藥的基本條件。
在這里需要強調(diào)的是,疾病過程中出現(xiàn)的許多癥狀,既可以是實證的癥狀,也可以是虛證的癥狀。我們上面提到的幾個有限的癥狀也是如此。如疲倦癥狀,可出現(xiàn)在氣虛、濕盛、肝郁等不同證候中。出現(xiàn)在氣虛證中,常有勞力后加重、可伴氣短、自汗、脈虛等;出現(xiàn)在濕盛證中,常有休息后加重,活動后減輕,可伴有肢體困重,食少納呆,苔厚,脈緩等;出現(xiàn)在肝郁證中,體力受心情影響較為突出,情緒亢奮如生龍活虎,情緒低沉時如病入膏肓。因此,以主癥為線索并不是以主癥為辨別虛實的依據(jù),而是把主癥看做是主要矛盾的表現(xiàn),圍繞主癥收集疾病信息,認清主癥的證候?qū)嵸|(zhì),才是我們的目的所在。把握了主癥及主癥所屬證侯,有選擇使用補虛非處方中成藥,就能使達到標本兼顧的目的。
(三)客觀的看待形形色色的病
    許多患者詢藥會以疾病作為告知的首要內(nèi)容。如感冒用什么藥,咳嗽用什么藥,糖尿病用什么藥等。僅上面這幾個病,就涉及西醫(yī)、中醫(yī)兩個醫(yī)學體系。習慣的認識是西醫(yī)治病,中醫(yī)治證。實際中醫(yī)也有病的概念和認識,如肺癆、痢疾、消渴、咳嗽、黃疸等。這些病有些是對疾病總體特征的概括如肺癆、痢疾、消渴,有些實際上就是主癥如咳嗽、黃疸。因此,執(zhí)業(yè)藥師在接受患者用藥質(zhì)詢時,就可能面對西醫(yī)、中醫(yī)的形形色色的疾病。當此之時,不管是中醫(yī)的病還是西醫(yī)的病,都可以當作中醫(yī)證候的重要線索,以此為切入點,廣泛收集各種癥狀體征,并對這些疾病信息進行分析,形成證候的認識,才能提出使用中成藥的建議。對于疾病而言,沒有哪一種病是絕對的虛證,也沒有哪一種疾病時絕對的實證,因此,不可以病作為使用補虛非處方中成藥的根據(jù)。
綜上所述,虛證認識必須以中醫(yī)證候為基礎。在明確各種虛證主要臨床癥狀的前提下,根據(jù)患者的主癥或病,在收集足夠的相關癥狀、體征等疾病信息的基礎上,形成證候的認識。屬于虛證就有針對性的使用非處方補虛中成藥,沒有虛證就不能盲目使用補虛非處方中成藥。
二、補虛非處方中成藥分類及其使用要點
根據(jù)其功效應用,補虛非處方中成藥與虛證相對應的分為補氣、補血、補陰、補陽等四個基本類型。實際上,根據(jù)中醫(yī)組方原理、以及疾病在表現(xiàn)為虛證時的復雜性,上述四個方面并非截然分明,其中也不乏有氣血雙補、氣陰雙補、陰血雙補、陰陽雙補的成藥。因此需要對補虛非處方中成藥帶的處方組成、功效、主治有較為清晰的的認識,才能保證非處方中成藥使用的準確、安全。以下分類介紹各類常用補虛非處方匯中成藥。
(一)常用補氣非處方中成藥的特點和使用
常用補氣非處方中成藥有四君子丸、六君丸、香砂六君丸、補中益氣丸、參苓白術丸、人參健脾丸等。這些成藥主要由人參、黨參、黃芪、白術、甘草等補氣藥為主組成。因此,均具有補氣功效,均適用于治療氣虛證。其中,由黨參、白術、茯苓、炙甘草制成的四君子丸,是補氣健脾的代表性中成藥。脾氣虛證出現(xiàn)食少、便溏、體倦無力者,均可以此治之。脾氣虛證在具體患者身上可有不同的表現(xiàn),若脾氣虛而升清功能減退,可見中氣下陷、內(nèi)臟下垂,此時可在四君子丸基礎上,減去茯苓,加補氣升陽的黃芪、升麻、柴胡等,制成補中益氣丸。若脾氣虛以大便溏泄為主者,稱為脾虛泄瀉??稍谒木油杌A上加蓮子、山藥、薏苡仁等,制成參苓白術散。脾虛患者也有不是純粹虛者。如脾氣虛可兼有痰濕,此時可在四君子丸處方基礎上加陳皮、半夏,制成六君子丸;若脾氣虛兼有痰濕、氣滯者,可在六君子丸處方基礎上加木香,砂仁,制成香砂六君子丸。由此可見,雖然同為補氣健脾中成藥,由于治療目的和組方存在差異,在治療脾氣虛的基礎,仍應按照各自的功能、主治區(qū)別使用。
氣虛也可表現(xiàn)為元氣虛、或衛(wèi)表不固。元氣虛,以人體氣的功能嚴重不足為主要表現(xiàn),可選用由黨參、黃芪制成的黃芪片。衛(wèi)表不固,主要表現(xiàn)自汗惡風,或易感患者兼有氣虛,可選用由黃芪、白術、防風制成的玉屏風散。此外,也有單味黃芪制成的成藥黃芪顆粒,與中藥黃芪功能、應用一致,用于脾肺氣虛、中氣下陷、衛(wèi)表不固、氣虛瘡瘍不潰、不斂等。黃芪片、黃芪顆粒表面看只有劑型差異,組成是由區(qū)別的。由于都是補氣藥組成,氣虛證患者無熱者大致都可使用。
表1  常用補氣非處方中成藥

中成藥名

處方組成

功能主治

應用指征

四君子丸

(袋泡劑、合劑、顆粒)

黨參、白術(炒)、茯苓、炙甘草。

益氣健脾。用于脾胃氣虛,胃納不佳,。

食少便溏,疲倦乏力

六君子丸

 

黨參、白術(麩炒)、茯苓、半夏(制)、陳皮、甘草(蜜炙)。

補脾益氣,燥濕化痰。用于脾胃虛弱,食量不多,氣虛痰多,腹脹便溏。

食少便溏,苔白厚而潤

香砂六君丸(合劑、片)

 

木香、砂仁、黨參、白術(炒)、茯苓、炙甘草、陳皮、半夏(制)

益氣健脾,和胃。用于脾虛氣滯,消化不良,噯氣食少,脘腹脹滿,大便溏泄。

食少便溏,苔白厚而潤,脘腹脹滿

補中益氣丸(膏、合劑、顆粒、口服液、片)

 

黃芪(蜜炙)、黨參、甘草(蜜炙)、白術(炒)、當歸、升麻、柴胡、陳皮、生姜、大棗

補中益氣。用于體倦乏力,內(nèi)臟下垂。

 

體倦乏力、內(nèi)臟下垂

參苓白術丸

(顆粒、片、散)

 

人參、茯苓、白術(麩炒)、山藥、白扁豆(炒)、蓮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

健脾、益氣。用于體倦乏力,食少便溏。

 

便溏,體倦乏力

黃芪片

 

黨參、黃芪

補益元氣。用于氣虛體弱,四肢無力。

體弱無力

黃芪顆粒

 

 

黃芪

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生肌。用于氣短心悸,虛脫,自汗,體虛水腫,慢性腎炎,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癰疽難潰,瘡口久不愈合。

體弱無力,氣短,自汗,內(nèi)臟下垂,瘡瘍難潰,難斂

玉屏風袋泡茶(顆粒、口服液)

黃芪、白術(炒),防風

 

益氣,固表,止汗。用于表虛不固,自汗惡風,面色無華,或體虛易感風邪者。

氣虛易感,或自汗惡風

(二)常用補血非處方中成藥的特點和使用
常用氣血雙補非處方中成藥有四物合劑、加味益母草膏、雞血藤片等。主要由補血中藥制成,均具有補血之功,用于治療血虛證。血虛證主要為血液滋養(yǎng)功能不足,而表虛出的面色萎黃,唇舌指甲色淡,眩暈乏力,精神萎靡,肌肉消瘦,婦女經(jīng)少、經(jīng)閉等。補血非處方中成藥能補充血液,恢復血液的滋養(yǎng)功能,從而治療血虛所致各種癥狀。該類中成藥的組方具有補而兼活、補而不滯的特點。這里所列三個代表性中成藥從補血與活血的作用強度上來看,四物合劑為補血代表性成藥;加味益母草膏,補血、活血兼顧;雞血藤片活血為主、兼補血。

表2  常用補血非處方中成藥

中成藥名

處方組成

功能主治

應用指征

四物合劑

當歸 川芎 白芍 熟地黃

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 用于血虛所致的面色萎黃 頭暈眼花 心悸氣短及月經(jīng)不調(diào)

血虛,月經(jīng)色淡質(zhì)稀,面色面色無華,唇爪色淡、脈細

加味益母草膏

益母草清膏、當歸、熟地黃、白芍、川芎。

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用于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量少。

血虛經(jīng)少、有血塊

雞血藤片

雞血藤

補血、活血,舒筋通絡。用于治療貧血衰弱,病后、產(chǎn)后血虛及產(chǎn)后腰酸痛或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血虛萎黃、麻木癱瘓、風濕痹痛等病癥即可補血養(yǎng)血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血瘀月經(jīng)不調(diào)、風濕、肢體麻木伴有血虛

(三)常用氣血雙補非處方中成藥的特點和使用
常用氣血雙補非處方中成藥有當歸補血口服液、八珍片、十全大補膏、人參養(yǎng)榮丸、薯蕷丸、復方阿膠漿、歸脾丸、人參歸脾丸、參芪五味子片、養(yǎng)心定悸顆粒、養(yǎng)血飲口服液等。主要由補氣、補血中藥為主制成,均具有補氣、補血的雙重作用,故稱為氣血雙補之劑。按照中醫(yī)氣血理論,氣能生血、行血、攝血,“血為氣之母”。故補氣藥、補血藥配合制成的氣血雙補中成藥,不僅適用于氣血兩虛證候,也是良好的治療血虛證的成藥。因此,可以將該類多數(shù)中成藥,作為補血劑用于血虛證的治療。
當歸補血口服液、八珍片、十全大補膏、人參養(yǎng)榮丸、薯蕷丸、復方阿膠漿是治療氣虛兩虛的常用非處方中成藥。其中當歸補血口服液,由黃芪、當歸制成,重用黃芪,是歷史上補氣以生血的補血代表成藥。由于該成藥包含補氣、補血兩類藥物,用于氣血兩虛證的治療是理所當然。八珍片包含補氣的四君子、補血的四物,是著名的氣血雙補代表成藥。十全大補膏是在八珍的基礎加肉桂、黃芪,不僅補氣力最強,而且具有少許溫陽之力,因此適用于氣虛兼陽虛有寒,至少應該是氣虛無熱者。人參養(yǎng)榮丸是在十全大補丸基礎上加減而制成。主要是減去川芎、加上制遠志、五味子,從而使該藥在溫補氣血基礎上又增加一定安神之力,以氣虛兼陽虛,又兼輕度心神不安者使用為宜。薯蕷丸是在八珍基礎上加味而成的制劑,加入的主要有補陰血的山藥、阿膠、麥冬,止咳喘的桔梗、苦杏仁,祛風散寒的桂枝、防風,退熱的柴胡、白薇,溫里和胃的干姜、六神曲等,從而使之成為以補氣血為基礎的治療虛勞氣喘、胃脘痛、痹證、經(jīng)閉、月經(jīng)不調(diào)的成藥。
歸脾丸、人參歸脾丸、參芪五味子片、養(yǎng)心定悸顆粒是治療氣血兩虛、心神不安的常用非處方中成藥。也就是說,它們長于治療心悸、怔忡、失眠等屬于氣血兩虛者。其中歸脾丸、人參歸脾丸組方藥味相同,一方用黨參、一方用人參,作用強弱由此可得窺見。參芪五味子片含有酸斂養(yǎng)血安神的五味子、酸棗仁,不僅用于氣血不足、心神不安,也可用于氣血不足自汗。養(yǎng)心定悸顆粒,重用地黃、麥冬、阿膠等滋陰補血之品,雖云治氣虛血少,實則偏于補陰血,因此以治心悸氣血虛偏于陰津不足、虛熱內(nèi)生者。
養(yǎng)血飲口服液含有補血止血的阿膠、溫腎止血的鹿角霜,因此主要適用于氣血兩虛而出血者。
綜上所述,氣血雙補非處方中成藥主要用于治療氣血兩虛證、血虛證。在用于治療氣血兩虛證時,以氣虛、血虛并見為主者,當以使用當歸補血口服液、八珍片、十全大補膏、人參養(yǎng)榮丸、薯蕷丸、復方阿膠漿為宜。若以氣血兩虛為病理基礎的其他病證,當根據(jù)具體情況而定:氣血兩虛而心神不安者,選用歸脾丸、人參歸脾丸、參芪五味子片、養(yǎng)心定悸顆粒;氣血兩虛而出血者,可選用養(yǎng)血飲口服液。

表3  常用氣血雙補非處方中成藥

中成藥名

處方組成

功能主治

應用指征

當歸補血口服液(膠囊、丸)

當歸、黃芪

補養(yǎng)氣血。用于身體虛弱,氣血兩虧者。

氣血兩虛、血虛

八珍片丸、膏、膠囊、顆粒

黨參、白芍(炒)、白術(炒)、熟地黃、茯苓、當歸、川芎、炙甘草

補氣益血。用于氣血兩虛,面色萎黃,四肢乏力,月經(jīng)過多。

氣血兩虛

十全大補膏(丸)

黨參、白術(炒)、茯苓、黃芪(蜜炙)、熟地黃、當歸、白芍(炒)、川芎、肉桂、炙甘草

溫補氣血。用于氣血兩虛,面色蒼白、氣短心悸,頭暈自汗,體倦乏力,四肢不溫、月經(jīng)量多。

氣血兩虛兼畏寒

人參養(yǎng)榮丸

 

人參、土白術、茯苓、炙甘草、當歸、熟地黃、白芍(麩炒)、炙黃芪、陳皮、制遠志、肉桂、五味子(酒蒸)。

溫補氣血。用于心脾不足,氣血兩虧,形瘦神疲,食少便溏,病后虛弱。

 

氣血兩虛兼畏寒、心悸、失眠心神不寧

薯蕷丸

山藥、人參、白術(麩炒)、茯苓、甘草、地黃、當歸、白芍、川芎、阿膠、六神曲(麩炒)、大豆黃卷、大棗(去核)、苦杏仁(去皮、炒)、桂枝、柴胡、防風、干姜、桔梗、白薇、麥冬

調(diào)理脾胃,益氣和營。用于氣血兩虛、脾肺不足所致虛勞、胃脘痛、痹證、經(jīng)閉、月經(jīng)不調(diào)。

氣虛兩虛兼有虛喘、或虛熱、或食少脘痛、或肢體麻木、或月經(jīng)不調(diào)

復方阿膠漿

阿膠、紅參、熟地黃、黨參、山楂

補氣養(yǎng)血。用于氣血兩虛,頭暈目眩,心悸失眠,食欲缺乏及貧血。

氣虛兩虛

歸脾丸膏、膠囊、顆粒、合劑、片

 

黨參、炒白術、炙黃芪、炙甘草、茯苓、制遠志、炒酸棗仁、龍眼肉、當歸、木香、大棗(去核)、生姜

益氣健脾,養(yǎng)血安神。用于心脾兩虛,氣短心悸,失眠多夢,頭昏頭暈,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氣血兩虛兼心悸、失眠

人參歸脾丸

人參、白術(麩炒)、茯苓、甘草(蜜炙)、黃芪(蜜炙)、當歸、木香、遠志(去心甘草炙)、龍眼肉、酸棗仁(炒)

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用于氣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黃,月經(jīng)量少,色淡。

氣血兩虛兼心悸、失眠

參芪五味子片

(膠囊、顆粒)

 

南五味子、黨參、黃芪、酸棗仁(炒)

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用于氣血不足,心脾兩虛所致的失眠、多夢、健忘、乏力、心悸、氣短、自汗。

氣血兩虛兼心悸、失眠、自汗

養(yǎng)心定悸顆粒

合劑、口服液

地黃、麥冬、紅參、大棗、阿膠、黑芝麻、桂枝、生姜、炙甘草。

 

養(yǎng)血益氣,復脈定悸。用于氣虛血少,心悸氣短,心律不齊,盜汗失眠,咽干舌燥,大便干結(jié)。

心悸失眠、心律失常、口燥咽干、盜汗

養(yǎng)血飲口服液

 

當歸、黃芪、鹿角膠、阿膠、大棗

補氣養(yǎng)血,益腎助脾。用于氣血兩虧,崩漏下血,體虛羸弱,血小板減少及貧血,對放療和化療后引起的白細胞少癥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氣血兩虛、出血、白細胞減少


(四)常用補陰非處方中成藥的特點和使用
常用補陰非處方中成藥有六味地黃丸、左歸丸、知柏地黃丸、大補陰丸、二至丸、精烏膠囊、杞菊地黃丸、明目地黃丸、石斛夜光丸、麥味地黃丸、百合固金片、陰虛胃痛顆粒、養(yǎng)胃舒顆粒等。主要由補陰中藥組方、制備而成。雖然同為補陰成藥,但補陰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按臟腑劃分有補腎陰、補肝腎陰、補肺陰、養(yǎng)胃陰之不同,按治療目的劃分有滋補腎陰、滋陰降火、補腎烏發(fā)、補肝腎明目、補肺腎止咳、養(yǎng)胃陰止痛之別。
以滋補腎陰為主的成藥為六味地黃丸、左歸丸。主要用于腎陰虛、腰酸膝軟,盜汗,神??谠铩A兜攸S丸補瀉兼顧,較為平和,腎陰虛患者或陰虛人群調(diào)養(yǎng),可以長期服用。左歸丸純?yōu)樽甜B(yǎng)填補中藥制成,一般腎陰虛較重者,用之較為適宜,且應防滋膩生濕礙胃,影響消化。
以滋陰降火為主的成藥為知柏地黃丸、大補陰丸。主要由補腎陰、清虛熱兩類藥物制成。適用于腎陰不足,陰虛火旺的患者。癥見腰膝酸軟、潮熱盜汗,口干咽痛,耳鳴遺精等。
以補肝腎、烏須發(fā)為主的成藥為二至丸、精烏膠囊。主要有具有補肝腎、烏發(fā)雙重功效的藥物制成,適用于治療肝腎虧虛、頭發(fā)脫落、須發(fā)早白。其中二至丸補益力和緩,且有清熱止血之功,尚可用于陰虛出血;精烏膠囊是二至丸加味制成,補益力較強。
以補肝腎、明目為主的成藥為杞菊地黃丸、明目地黃丸、石斛夜光丸。杞菊地黃丸、明目地黃丸均以六味地黃丸為基礎加味制成,適用于肝腎陰虛目昏、目澀、流淚。杞菊地黃丸明目之功平和,明目地黃丸藥力較強且有平抑肝陽之功,能用于陰虛陽亢證。石斛夜光丸在滋補肝腎明目的基礎上,也用上多種清肝明目藥如黃連、菊花、青葙子、決明子、羚羊角等。因此適用于肝腎陰虛、尤其是兼有肝熱的眼目疾患。
以補肺腎陰為主的成藥為河車大造丸、麥味地黃丸、百合固金片。河車大造丸由滋補腎陰、肺陰中藥和清虛熱藥制成,主要適用于肺腎陰虛、內(nèi)熱所致咳喘痰血、潮熱,盜汗,腰膝酸軟。麥味地黃丸為六味地黃丸加麥冬、五味子制成,因此適用于肺腎陰虛、咳喘而無痰者。、百合固金片為補肺腎陰之品與化痰止咳藥配伍制成,因此適用于肺腎陰虛、咳喘而痰少、痰黏者。
以補胃陰為主的成藥為陰虛胃痛顆粒、養(yǎng)胃舒顆粒。二藥均可用于陰虛胃脘疼痛。前者以養(yǎng)胃生津藥物為主,配伍有疏肝的白芍、川楝子,因此對于肝胃不和、陰虛胃痛者更為適宜;后者在養(yǎng)胃陰的同時,配伍補氣、溫里之品,故治胃陰虛為主、兼氣虛兼虛寒者尤佳。
綜上所述,補陰非處方中成藥總以補腎陰為主。應用補腎陰藥,應分辨專事填補之品如六味地黃丸、左歸丸,補陰清熱之品如知柏地黃丸、大補陰丸,補肝腎烏須發(fā)之品如二至丸、精烏膠囊,補肝腎、明目之品如杞菊地黃丸、明目地黃丸、石斛夜光丸,以及補肺腎之品如河車大造丸、麥味地黃丸、百合固金丸等。從而有選擇的使用,以保證臨床用藥的合理性。
表4  常用補陰非處方中成藥

中成藥名

處方組成

功能主治

應用指征

六味地黃丸滴丸、片、膏、顆粒、膠囊、口服液、軟膠囊

熟地黃、山茱萸(制)、山藥、牡丹皮、茯苓、澤瀉

滋陰補腎。用于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遺精盜汗。

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盜汗,咽干夜甚

左歸丸

 

熟地黃、菟絲子、牛膝、龜板膠、鹿角膠、山藥、山茱萸、枸杞子

滋腎補陰。用于真陰不足,腰酸膝軟,盜汗,神??谠?。

腰酸膝軟,盜汗,神疲口燥

知柏地黃丸(顆粒、口服液、片、膠囊)

 

知母、黃柏、熟地黃、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

滋陰降火。用于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口干咽痛,耳鳴遺精,小便短赤。

腰酸膝軟,潮熱盜汗,口干咽痛夜甚

大補陰丸

 

熟地黃、知母(鹽炒)、黃柏(鹽炒)、龜甲(制)、豬脊髓

滋陰降火,用于陰虛火旺,潮熱盜汗。

腰酸膝軟,潮熱盜汗,口干咽痛夜甚

二至丸

 

 

女貞子(蒸)、墨旱蓮

補益肝腎,滋陰止血。用于肝腎陰虛,眩暈耳鳴,咽干鼻燥,腰膝酸痛,月經(jīng)量多。

咽干鼻燥,腰膝酸軟,經(jīng)量多,須發(fā)早白

精烏膠囊(片、

顆粒)

制何首烏、黃精(制)、女貞子(酒蒸)、墨旱蓮。

補肝腎,益精血,壯筋骨。用于失眠多夢,耳鳴健忘,頭發(fā)脫落及須發(fā)早白。

腰膝酸軟,頭發(fā)脫落及須發(fā)早白

杞菊地黃丸(膠囊、合劑、口服液、片)

枸杞子、菊花、熟地黃、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

滋腎養(yǎng)肝。用于肝腎陰虧,眩暈耳鳴,羞明畏光,迎風流淚,視物昏花。

眩暈耳鳴,視物昏花。

明目地黃丸濃縮丸

熟地黃、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枸杞子、菊花、當歸、白芍、蒺藜、石決明(煅)

滋腎,養(yǎng)肝,明目。用于肝腎陰虛,目澀畏光,視物模糊,迎風流淚。

腰膝酸軟,眩暈耳鳴,視物昏花。

石斛夜光丸

 

石斛、人參、山藥、茯苓、甘草、肉蓯蓉、枸杞子、菟絲子、地黃、熟地黃、五味子、天冬、麥冬、苦杏仁、防風、川芎、枳殼(炒)、黃連、菊花、蒺藜(鹽炒)、青葙子、決明子、水牛角濃縮粉、羚羊角

滋陰補腎、清肝明目。用于肝腎兩虧,陰虛火旺,內(nèi)障目暗,視物昏花。

腰膝酸軟,目赤目澀,視物昏花

河車大造丸

紫河車、熟地黃、天冬、麥冬、杜仲(鹽炒)、牛膝(鹽炒)、黃柏(鹽炒)、龜甲(醋炙)

滋陰清熱,補腎益肺。用于肺腎陰虧,虛勞咳嗽,骨蒸潮熱,盜汗遺精,腰膝酸軟。

咳嗽氣喘,骨蒸潮熱,盜汗,腰膝酸軟。

麥味地黃丸(合劑、片、口服液)

 

麥冬、五味子、熟地黃、山茱萸(制)、山藥、茯苓、牡丹皮、澤瀉

滋腎養(yǎng)肺。用于肺腎陰虧,潮熱盜汗,咽干,眩暈耳鳴,腰膝痠軟。

潮熱盜汗,咽干夜甚,干咳

百合固金片(丸、口服液)

 

百合、地黃、熟地黃、麥冬、玄參、川貝母、當歸、白芍、桔梗、甘草

養(yǎng)陰潤肺,化痰止咳。用于肺腎陰虛,燥咳少痰,咽干喉痛。

燥咳少痰,咽干喉痛。

陰虛胃痛顆粒(片、膠囊)

 

北沙參、麥冬、石斛、川楝子、玉竹、白芍、炙甘草

養(yǎng)陰益胃,緩急止痛。用于胃陰不足所致的胃脘隱隱灼痛、口干舌燥、納呆干嘔;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見上述證候者。

胃脘隱隱灼痛、口干舌燥、納呆干嘔

養(yǎng)胃舒顆粒

 

黨參、陳皮、黃精(蒸)、山藥、玄參、烏梅、山楂、北沙參、干姜、菟絲子、白術(炒)

滋陰養(yǎng)胃。用于慢性胃炎,胃脘灼熱,隱隱作痛。

胃脘灼熱,隱隱作痛。

(五)常用氣陰雙補非處方中成藥的特點和使用
常用氣陰雙補中成藥有生脈飲、固本丸等。主要由補氣、補陰中藥組方、制備而成。適用于氣虛、陰虛并見者。生脈飲由補氣的黨參、與養(yǎng)陰安神的麥冬、五味子同用,故治療氣陰不足的同時,兼有安神定悸和止汗作用。市場上生脈飲還有人參、紅參組方制成的,一般包裝上加注人參方,人參方較黨參方藥力強。固本丸由黨參與養(yǎng)陰清熱的地黃、天冬、麥冬等制成。具有補氣、養(yǎng)陰、清虛熱之功,主要用于治療肺氣陰兩傷有熱者。
表5  常用氣陰雙補非處方中成藥

中成藥名

處方組成

功能主治

應用指征

生脈飲(顆粒、

膠囊、袋泡茶)

黨參、麥冬、五味子

益氣,養(yǎng)陰生津的,用于氣陰兩虧,心悸氣短,自汗。

心悸、自汗、咽干

固本丸

 

熟地黃、黨參、地黃、天冬、麥冬。

滋陰補氣,清肺降火。用于氣陰兩虛,癥見潮熱,咳嗽,形體瘦弱,自汗盜汗,乏力或病后津傷。

干咳、咽干,潮熱,自汗盜汗

(六)常用補陽非處方中成藥的特點和使用
常用補陽非處方中成藥有金匱腎氣丸、濟生腎氣丸、桂附地黃丸、右歸膠囊、五子衍宗丸等。一般而言,補陽中成藥應由補陽中藥制成,但我們從組方中可以發(fā)現(xiàn),上述中成藥是由補陰、補陽兩類中藥組方、制成。這是緣于中醫(yī)補腎“陰中求陽”學說,即以補陰藥配伍補陽藥達到陰生陽長的補陽的效果。也可以說是補陽中成藥的組方特色。
補陽中成藥金匱腎氣丸、濟生腎氣丸用于治療腎陽虛所致諸癥。兩者處方基本相同,但前者重在溫腎化氣,故以腎陽虛、畏寒肢冷、小便不利為宜。后者重在溫腎利水,故陽虛水腫停飲用之為宜。桂附地黃丸,為六味地黃丸加補陽中藥肉桂、附子制成。兩種補陽中藥的加入,使原來的補腎陰成藥轉(zhuǎn)變成溫補腎陽成藥。適用于腎陽虛證的常規(guī)治療。右歸膠囊均由補陰、補陽藥為主制成,相對于以上成藥,專補不瀉,兼能收斂,故對于腎陽虛稍重、或兼腎虛遺滑者較為適宜。五子衍宗丸補陽益陰、兼能收澀,故為治療腎虛陽痿、精尿遺滑的常用之品。綜上可見,補陽中成藥雖然均治腎陽虛證,但仍需在認清藥物作用特點的基礎,有選擇獲得使用。同時,由于補陽中成藥組成包括補陰、補陽兩大類,故對于陰陽兩虛證候,也可選用。
表6  常用補陽非處方中成藥的特點和使用

中成藥名

處方組成

功能主治

應用指征

金匱腎氣丸片)

 

地黃、山藥、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澤瀉、桂枝、附子(炙)、牛膝(去頭)、車前子(鹽炙)

溫補腎陽,化氣行水。用于腎虛水腫,腰膝酸軟,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腰膝酸軟,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濟生腎氣丸片)

 

牛膝、附子、熟地黃、山茱萸、澤瀉(鹽制)、茯苓、車前子、肉桂、牡丹皮、山藥

溫腎化氣,利水消腫。用于腎虛水腫,腰膝酸重,小便不利,痰飲咳喘。

水腫,小便不利,腰膝酸軟,畏寒肢冷

桂附地黃丸

膠囊、顆粒、口服液、片

肉桂、附子(制)、熟地黃、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

溫補腎陽。用于腎陽不足,腰膝痠冷,小便不利或反酸多,痰飲喘咳,消渴。

腰膝酸軟,畏寒肢冷、小便清長

右歸膠囊

 

熟地黃、附子(炮附片)、肉桂、山藥、山茱萸(酒炙)、菟絲子、鹿角膠、枸杞子、當歸、杜仲(鹽炒)

溫補腎陽,填精止遺。用于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陽痿遺精,大便溏薄,尿頻而清。

腰膝酸冷,怯寒畏冷,陽痿遺精,夜尿頻多

五子衍宗丸

枸杞子、菟絲子(炒)、覆盆子、五味子(蒸)、車前子(鹽炒)

補腎益精。用于腎虛精虧所致的陽痿,遺精早泄,腰痛,尿后余瀝

腰痛,陽痿,遺精早泄,尿后余瀝

以上介紹了六類補虛非處方中成藥。每一類中成藥,在組方、功效、應用上既有共同之處,也有各自的特點。因此,需要我們在認識非處方中成藥和相應病證的基礎上,恰當使用,實現(xiàn)合理使用非處方中成藥的目標。


(河南中醫(yī)學院   崔瑛)